說到中國歷史上的元朝還是有很大爭議的,很多人也都問了,話說這個元朝歷史也算比較長了,那么元朝歷史上都有幾個皇帝呢?他們分別都是誰呢?相關的問題下面我們一起來簡單的分析看看吧。
元朝前后一共有11位皇帝,元朝從1271年一直持續到了1368年,對比中國的歷史上其它朝代來看,算是比較短命的。那么這11位皇帝又分別是誰呢?
忽必烈是成吉思汗正妻所生第四子托雷的四子,大蒙古國的末代可汗,元朝的開國皇帝,蒙古尊號“薛禪汗”。
忽必烈可以說是蒙古族的杰出政治家以及軍事家,他在位時期,建立了行省制,加強了中央集權,他曾多次派遣軍隊征討日本、安南、緬甸等鄰國,但大多效果不佳,他又重用回回人阿合馬,以致使中央財政一度失控。
忽必烈晚年時期,個人生活毫無節制,又酗酒,身體狀況越來越差,于至元三十一年(1294年)病逝,享年七十九歲。
鐵穆耳是元朝的第二位皇帝,忽必烈的孫子,早死的皇太子真金的第三子,于忽必烈逝世后的第二年(1295年)繼承皇帝位。
鐵穆耳鑒于忽必烈晚年的失誤,終止了對外侵略戰爭,優待漢人舊臣,限制諸王勢力,減免部分賦稅,編輯整理律令,整頓軍政,緩和了社會矛盾,被史書認為是“守成”有余的君主。
然而,鐵穆耳又因濫增賞賜,使得國庫空虛枯竭,只能依靠挪用鈔本維持,導致鈔幣貶值。等到他晚年時期,因為用人不當,朝政混亂不堪,政治陷入黑暗。
元朝第三位皇帝海山,是忽必烈的曾孫,皇太子真金的孫子,真金次子答剌麻八剌的長子,元成宗鐵穆耳的侄子,鐵穆耳無子繼承皇位,海山經過政變奪得皇位。
海山在位只有短短的四年,前幾年還算有所作為,元朝國力得以增強,但他又任用親信,大興土木,致使財政危機加重,元鈔貶值,物價上漲,百姓苦不堪言。
愛育黎拔力八達,元朝第四位皇帝,元武宗海山的弟弟,早年海山封愛育黎拔力八達為皇太弟,相約兄終弟及,叔侄相傳,海山去世后,他得以嗣位。
愛育黎拔力八達早年學習儒家典籍,在位后奉行“以儒治國”政策,停用至大銀鈔,減裁冗員,整頓朝政,恢復科舉,緩和民族矛盾,還算對得起他廟號中的“仁”字。
碩德八剌元朝歷史上的第五位皇帝,愛育黎拔力八達的嫡子,愛育黎拔力八達并沒有遵守與海山的約定,將皇位傳給侄子,而是留給了兒子。
碩德八剌很小的時候就跟著漢儒學習典籍,即位后重用漢人儒臣,精簡機構,減輕徭役,進行改革,抑制權臣鐵木迭兒勢力,加強法制,取得一定的效果。
公元1323年,只是在位三年,年僅二十歲的碩德八剌,在返回大都途中,為鐵木迭兒余黨、御史大夫鐵失等人所刺殺。
也孫鐵木兒,是皇太子真金的嫡孫,真金的長子甘麻拉的兒子,元英宗碩德八剌被刺殺后,他被立為皇帝,從而成為元朝第六位皇帝。
也孫鐵木兒基本繼承了仁,英二朝的政策,在位五年期間,作為不大,不得不失。
阿速吉八,也孫鐵木兒的兒子,也孫鐵木兒去世后的公元1328年,由丞相倒剌沙在上都擁立為元朝第七位皇帝,當時年僅九歲。
不久之后,倒剌沙在政治斗爭中倒臺,只是做了一個月皇帝的阿速吉八也就此下落不明,成為“一代失蹤”。
元朝第八位皇帝圖帖睦爾,是元武宗海山的兒子,被譽為是“元朝最為注重文教的皇帝”,他的經歷頗為傳奇。
阿速吉八在上都被擁立為帝的早些時候,圖帖睦爾就已經在大都被擁立為帝,最終大都派戰勝上都派,圖帖睦爾得以繼承皇帝位。
公元1329年,海山的長子和世琜被擁立為帝,圖帖睦爾假意遜位,后又乘機毒死哥哥和世剌,于當年八月在上都復位。
圖帖睦爾注重文治,命人編修《經世大典》,為研究元朝歷史提供一定的依據,較為推崇佛教,耗資巨大,任用寵臣燕鐵木兒,加劇了內部矛盾。
和世琜是元武宗海山的長子,公元1329年被擁立為帝,是元朝第九位皇帝。
同年,和世琜為弟弟圖帖睦爾毒死,在位只有八個月。
懿璘質班是元明宗和世琜的次子,元文宗圖帖睦爾在臨死之前,突然悔悟,為彌補自己曾經毒害哥哥元明宗和世琜的罪行,詔令死后皇位由和世琜的次子年僅七歲的懿璘質班繼承。
不久后,圖帖睦爾去世,懿璘質班得以即位。然而,只是在位五十三天后,懿璘質班就逝世了。
妥懽帖睦爾元明宗和世琜的長子,元朝第十一位皇帝,也是最后一位皇帝,北元第一位皇帝,因建筑水平高超,后人戲稱為“魯班天子”。
懿璘質班被擁立為帝時,妥懽帖睦爾遠在廣西,所以未能夠繼承皇位,懿璘質班去世后,在太皇太后卜答失里支持下,他得以在公元1332年繼承元朝帝位。
妥懽帖睦爾在位時成功廢黜權臣伯顏,任用脫脫為相,廢除不當政策,修撰遼史、金史、宋史三史,但因治理黃河,加重徭役賦稅,致使農民起義爆發。
公元1368年,明軍攻入大都,妥懽帖睦爾出逃,蒙古軍隊退出中原,元朝統治中國結束。
下一篇:返回列表
下拉更新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