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input id="8moum"><s id="8moum"></s></input>
    <blockquote id="8moum"><blockquote id="8moum"></blockquote></blockquote>
    <blockquote id="8moum"></blockquote>
    <xmp id="8moum">
    <samp id="8moum"></samp>
  • <input id="8moum"><object id="8moum"></object></input>
    <samp id="8moum"></samp>
  • 搜索
    搜索

    周瑜反間計內容概括

    時間:2021-12-01 17:41:13 作者:囧囧 來源:原創

    說到反間計其實大家也應該知道的,這個計謀看起來十分的有趣,而且也十分的給力,感覺到了古人實在是很有智慧的,但是大家很多時候只是聽說了反間計,但是卻不知道真正的反間計的內容到底是什么,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來簡單的介紹介紹,大概50-100字之間吧,感興趣的網友別錯過了!

    周瑜反間計內容概括

    赤壁之戰前蔣干充當曹操之說客,企圖勸說周瑜投降。而當時,不想周瑜正擔心蔡瑁和張允幫助曹軍訓練好水軍,將計就計,擺下“群英會”,誘導蔣干盜走假的張、蔡二人的“投降書”,以反間計除去了這二人。蔣干卻自以為立功,成為笑柄。

    其實故事真的很簡單,但是這也是三國演義的橋段了,真正歷史上的周瑜和反間計可不是這樣的,那么到底是什么樣的呢?接著往下看。

    周瑜反間計內容概括

    歷史中的蔣干確系周瑜的同郡,也確實被曹操派去說服周瑜。但并非在赤壁之戰中,裴松之注《三國志》時把它記在赤壁之戰后,并且只有蔣干勸降,沒有中周瑜的反間計。

    蔣干“有儀容,以才辯見稱”,縱然是這樣靈巧的辯士卻無法撼動周瑜的意志,歸來見曹操時蔣干還贊譽周瑜“雅量高致,非言辭所間”。這一段情節旨在為周瑜“性度恢廓、大率為得人”的胸懷作佐證,但卻成為小說家為赤壁之戰添油加醋的作料。在《三國演義》中,周瑜利用蔣干傳遞了偽造的降書,使得曹操對水軍都督蔡瑁、張允產生了懷疑,并最終處死了二人,從而為周瑜去掉了一個大隱患,成為赤壁之戰周瑜取勝的關鍵。

    事實上,史書上的蔡瑁、張允并沒有被卷入“反間計”之中,他們甚至壓根就不是曹操的水軍都督。《三國志·董二袁劉傳》談及蔡瑁、張允的時候,只論及二人是劉表的次子劉琮的黨羽,在劉表臨終時阻止劉表長子劉琦進見,而極力扶持劉琮上臺。隨即曹操南征大軍將至,第一個跳出來勸劉琮投降的卻不是蔡、張二人,而是蒯越、傅巽、韓嵩等一班劉表舊臣。這幾個人共同的特征都是躲避戰亂、客居荊州的中原人士,相比起蔡瑁、張允等荊州本土人來說,荊州的利益對于他們毫無意義,他們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更有好感,更愿意納土歸降以求得一官半爵。因此曹操在得荊州后也大施恩惠,給蒯越等十五人封了侯。但點名的名單里并未出現蔡瑁、張允,可見二人雖然也位列歸降眾臣中,也得到了封賞,卻實屬才智平平,未能得到重用。

    周瑜反間計內容概括

    至于曹操的水軍都督是誰?史書上沒有記載,不過可以肯定的是,以曹操用人的習慣而言,不可能用外人指揮這支龐大的水師。而曹操早在年初就在鄴城掘玄武湖操練水師,相信都督水師的人選在那時就已經選定。后來的文學作品出于塑造周瑜角色的需要,虛構了蔡瑁、張允統領水師又被冤殺的情節,也使曹操水軍一擊即潰在理論上趨于合理化。

    閱讀全文

    網友評論

    上一篇:司馬遷的故事素材(含100字 500字)

    下一篇:寇準清廉文言文翻譯答案

    相關文章

    圖文熱點

    下拉更新...

    888真人网址